再上一次生理课

2019-09-12 17:30

妇产科男医生“六层楼”在网络上广受女性喜爱。上小学时,他一直没有想明白一个问题:为什么男生不能和女生坐同桌?班主任说,这是教导主任的规定,而且还有另外一个规定:生理卫生课,男生要和女生分开上。“我心中埋下一颗种子,一定要在有生之年搞明白这个问题。所以学医7年后,我选择了妇产科”。

这是一句调侃,也是生理卫生课曾经或者正在面临的尴尬。一场主题为“再上一次生理课”的新书发布会近日在北京798举行。由女性健康App“大姨吗”与果麦文化联手出版的《400次》一书,以漫画和文字的形式,讲述了“大姨妈”给女性带来的各种困扰。

流那么多血会不会挂掉

“大姨吗”创始人柴可曾经在网站社区看到一条让他特别揪心的帖子,来自一个13岁的小姑娘。“小姑娘第一次来例假,她很害怕,为什么第二天还在流血?流那么多血会不会挂掉?13岁的女孩应该在念初一,现在的小学就有生理卫生课,为什么她连最基础的月经知识都不知道?”

在“大姨吗”的其他聊天小组,柴可发现各个年龄段的女性都有让人震惊的生理知识空白:一个高中女生被男朋友轻轻亲了一下,恰巧这个月她的月经推迟了几天没来,于是女生担心自己可能怀孕了;一对小夫妻刚开始备孕3个月,没怀上,两人就怀疑是不是身体出了问题。

接近成年、已经成年的女性在两性和生理健康知识上为什么依然如此薄弱?柴可通过一系列调查走访发现,不少学校的卫生和健康教育课直接改成体育课或者自由活动;就算没改的,课堂上老师不好意思多讲,学生更不好意思多问,一节课就稀里糊涂地过去了。

柴可买了很多版本的生理健康课本,发现了一张广为流传的图片——女性生殖系统解剖横截面图——用黑色宋体字和箭头标注了子宫后壁、子宫内膜、输卵管、卵巢等各个器官的名称。“这张图小学生看得懂吗?我们都说今天的生理课正在变得有声有色,可实际上仍然是‘又生又涩’”。

《400次》算是做了一次科普。全书分为“姨妈背景大起底”“姨妈周期说明书”“打败痛经大魔王”“只要姨妈不要病”“姨妈不再羞羞哒”“姨妈历来萌萌哒”等六章,兼具趣味性和实用性。就算是男生看了也会有收获,至少不再只会对女朋友说,多喝热水啊。

拒绝表面纯洁拥抱真实有用的知识

在发布会现场,专修妇科内分泌的杜小溪将自己模拟成子宫和附件,手舞足蹈地讲述了月经的来龙去脉。“在出生的时候,我们的标配是100万到200万个卵泡,听起来非常富有对不对?但是卵泡数只能消耗,到了青春期只剩下20万到40万个。在建立了规律的排卵周期之后,每个月,身体会召唤出1000个卵泡,长得最好的那个会发育成熟并且排出来,剩下的999个全当了炮灰。这么算下来,女性在一生中大概有400次‘大姨妈’,这也是《400次》书名的由来......”

这是月经的基础知识,但未必每个女性都知道。在医院,杜小溪听到过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说法,比如,“我左边的输卵管堵了,是不是不能生女孩了?难道不是左边排男卵、右边排女卵?”

“这就是女性生理知识普及的现状。”杜小溪说,至于像“紧急避孕药的成功率不是100%”“长期服用短效避孕药可以降低患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风险”这样的知识,知道的人就更少了。

有“国民闺蜜”之称的燕公子,曾经被一位粉丝的留言怔住——接吻会怀孕吗?“这不是我奶奶小时候才会问的问题吗?原来还有很多很多女孩接受的生理教育非常不够。更可怕的是,她们无人可问。问妈妈,妈妈不理她;问同龄闺蜜,闺蜜也不知道。

女性有了各种各样的困惑,第一反应不是找老师、找家长、找医生,而是在网上寻求答案和帮助。为什么?柴可说:“如果一个女孩告诉父母自己意外怀孕了,父母会不会大发雷霆?在这么严苛的环境中,女性除了网上匿名求助,还能有什么选择?”

“在互联网信息发达的时代,正确的知识容易传播,错误的信息也一样容易泛滥。我们在努力寻找一种方法,让女孩子拒绝表面的纯洁,去拥抱真实有用的知识。”柴可说。

“六层楼”发现,在对待自己身体的异常时,女性往往更加敏感,有一点小异常就辗转难眠,上网查到各种信息,就更加笃信自己的判断。“没病都能把自己吓出病,而这其实是可以避免的。”六层楼说。

女性需要有更大勇气正视自己的性需求

社会学家李银河说:“早在1958年,周总理就提出过性教育,老一代医学工作者也一直呼吁,但这在中国一直开展不起来。这跟我们前几十年的反性欲有关,大家觉得性是非常可怕、非常肮脏的事情,孩子越晚知道越好。我们这个岁数的人,年轻的时候上生理卫生课,老师给你讲构造,甚至讲到精子卵子,就是不讲性行为本身。”

“中国社会是几千年的男权社会,政治、经济、文化资源更多掌握在男性手中,在性的问题上尤其突出,我们把它称为双重标准。比如,一个男人可以喜欢性,而女人不可以。如果一个男人有很多性伴侣,大家会给出正面评价——他一定很有钱、很有权、很有魅力,至少是身体好;而如果一个女人这样,往往会得到很多负面评价——不守妇道、下贱、堕落。”李银河说,“我们想争取男女平等,在性的问题上阻力尤其大。女性需要有更大勇气正视自己的性需求。”

近年来,互联网上的女性意识正在崛起。李银河说:“在上世纪80年代,在校女大学生人数比例只有30%左右,近年来已经逼近50%。这么多女孩子接受高等教育,互联网又是一个新技术,她们在新技术里肯定会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。”

随着“大姨吗”这样专门针对女性的网络社区的增多,很多过去被忽略的“女人的事”得到重视。“互联网中关于女性的身体、女性的欲望等各种各样的声音发出来,大家能热烈地讨论,改变观念,真的是非常好的一件事。”李银河说。

李银河建议,同性教育也应该纳入性教育的范畴。“在性教育里一定要讲性倾向的问题。因为有的青少年在青春期会发现自己与众不同,这让他非常恐慌。一个合格的性教育课本里,一定要有关于同性恋的内容,这样有两个好处:一是让这些同性恋的孩子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,如何接纳自己;二是让广大异性恋的孩子明白,该怎么对待与自己不同性倾向的人,不要欺负、歧视他们”。